注册 | 登录 |

贾玲减肥,是“营销艺术”还是“艺术营销”

来源: 红网 时间:2024-02-16人气:-


段官敬

首先得承认,艺术是需要营销的。要知道,曲高和寡与下里巴人,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艺术的类别与性质,而在于艺术的接受面与广泛度。要客观看到,艺术是有门槛的,尤其艺术的表达如何找准切面与着力点,才能做到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,是互联网时代的“必考题”。不得不说,电影《热辣滚烫》以主角贾玲减肥“滚烫”,从造热到燥热,很难说与“营销”分得开。诚然,在商业化的竞争赛道上,“贾玲减肥记”给电影热档杀出重围、成为黑马提供了一种模式。

当然,一千名观影者就有一千个答案。有人被贾玲减肥100斤的事迹触动,有人为电影里面的BGM和“彩蛋”流泪,有人全程观影体验就是“减肥发了个朋友圈骗赞”,不敢怎么说,任何讨论都在为贾玲减肥“收割流量”添砖加瓦。毕竟,互联网时代,流量就是人气,热度意味着资源,可以上升到利益与利润。减肥,作为一个物质丰盈时代的热门话题,励志与奋斗更是时代大况景下的价值体系,两者碰撞在一起,似乎给“奋斗塑形”且“逐梦未来”的群体扔下了“心灵炸弹”,很难不收到人们回响的反应。

问题的本质是,电影作为一门艺术,源于现实、高于现实,我们该如何去诠释和安置贾玲减肥这个电影新模式,以及在热度不减的网络空间里正确解读。至少,在成熟剧本的加持之下,无论“翻新”也罢、“鸡汤”也好,贾玲减肥都在深深震撼着不少人,前后模样的大变样,引发的系列讨论与“表态”,诸如监管自我锐变、教育小孩坚持、立下一个目标等等,无不是部分群体在贾玲减肥后发生的真实连锁反应。只不过,回到电影本身,贾玲减肥究竟是为了艺术而减、还是为票房而减,正是“艺术营销”与“营销艺术”本质的区分。

艺术品不能系于心而甄别,而要嵌入到艺术品物本身来评价。脱离电影本身去品头论足“贾玲减肥”,同样是一种“艺术的唯心主义”,但贾玲减肥贯通整个电影,是否又陷入了“艺术的写实主义”。电影是大众的艺术,究竟交给专业影评人或职业人去评价,还是让大众在碰撞与互动的发酵中自评,本身也是一个循环问题。总之,无论如何,贾玲减肥之于普通人而言,就足以成为一个励志样板,只不过减肥的目的与价值在哪里,恐怕还是经不起导向审问。要知道,健康的体魄,并非体现在“瘦”“掉肉”上,而是文明其精神与健康其体魄的并驾齐驱。

时间会证明一切,真相不会太远。电影艺术的沉淀,也足以在文明文化脉络上留下浓墨一笔。事实上,很多电影电视精品在老百姓心头留下共同记忆,甚至嵌入不少人的基因里,诸如央视版“西游记”、《霸王别姬》等等,无不是烙印影视艺术宝库的标杆之作与鲜明旗帜。所以说,贾玲减肥是“艺术营销”还是“营销艺术”,终究会在人声鼎沸中得出试炼,是在众口铄金中沉淀成精品,还是在“积毁销骨”中被人遗忘,相信这个答案不会太远。g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本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
上篇:沪上阿姨 x 新生代演员田嘉瑞,激荡 Z 世代茶饮新风潮!

下篇:广告植入小妙招 碧生源影视剧营销不再那么硬